
1. 融资规模与记录
Telegram通过两轮ICO融资总计17亿美元,创下当时ICO融资最高纪录。其中:
第一轮(2018年1-2月):融资8.5亿美元,81名投资者参与,代币Gram预售价格为0.37美元/枚。
第二轮(2018年3月):再融资8.5亿美元,94名投资者参与,代币价格涨至1.33美元/枚(第一轮的3.6倍)。
2. 项目目标与技术创新
TON区块链:旨在成为“第三代”区块链网络,支持百万级TPS、智能合约、多链架构及自愈机制,目标与VISA等传统支付系统竞争。
生态组成:包括分布式存储(TON Storage)、匿名网络(TON Proxy)、去中心化服务(TON Services)等模块。
3. 市场背景与争议
融资时机:ICO正值加密货币市场暴跌(比特币跌破7000美元),但Telegram仍吸引大量资金,显示其市场号召力。
争议点:
仅接受法币投资,排除比特币/以太坊,被质疑“非去中心化”。
原计划公开ICO后取消,或因监管压力或资金已充足。
4. 后续发展
TON现状:2024年数据显示,Telegram月活用户超9亿,TON生态扩展至Web3应用,如NFT和去中心化验证服务。
代币Gram:未如期公开流通,部分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私募份额。
5. 创始人背景
Pavel Durov:俄罗斯籍创始人,自由主义倾向,曾创立社交网站VK,Telegram因其隐私特性成为币圈主流工具。
如需更详细的技术架构或融资文件分析,可进一步参考具体要求。
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fztzb.org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